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专稿:近年来,宣城市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阵地建设、教学载体和实践服务,建立健全党员远程教育“建、学、用”相结合的长效机制,不断推进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提质增效。
以“建”为基,夯实阵地建设 。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规范要求,统筹规划、强化投入,固定站点场所,悬挂内容统一、位置明显的标牌,确保全市1148个站点设施维护好、制度落实好、作用发挥好。组织开展远程教育终端站点“争星晋级”活动,按照1星级至5星级实行动态评星、跟踪管理,推动站点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学用。按照“专人管理、专人负责、定期检查”的工作原则,选配2000余名远教站点AB岗管理员,负责远教站点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,每年举办电教远教队伍专题培训,促进远教管理员业务能力全面提升,提升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、学用基地的管理和服务水平,满足党员群众“随时看”“随时学”的需求,让远程教育切实成为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“充电站”。
以“学”为本,丰富教学载体 。把远程教育“固定学习日”与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相结合,通过入户走访、发放问卷、线上调研等方式,广泛搜集群众“微需求”,科学制定学习计划,每月在宣城先锋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远教“固定学习日”学习菜单,做到学有主题、学有目标、学有计划、学有内容,引导党员群众变“要我学”为“我要学”,大大提升了党员群众的参与度,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。 依托远教站点、远教文化广场等阵地,指导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开展“四季四色”主题教学、“红色影视播放季”“科普视频展播月”等系列特色学用活动。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,深度挖掘红色教育资源,组织摄制《云岭烽火》《战火青春》等系列红色题材作品,开发《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》《远去的背影 永恒的精神》等100余部微党课,着力构建主题鲜明、层次递进、立体多元的红色教育矩阵。
以“用”为要,打造实践课堂。创新学用模式,坚持需求导向,打造实践服务课堂,探索“远教+支部”“远教+基地”“远教+党员中心户”等模式,组织党员群众进课堂、进基地、进田地,将实践课堂开到田间地头。结合季节时令,因时制宜通过远教站点播放水稻种植、大棚蔬菜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猪牛羊病害等管理技术,满足党员群众生产生活需求。联合农业农村局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,开展“点对点”助农服务,邀请专业技术人才结对帮扶大棚种植户、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等,线上线下提供农业技术指导,协调解决农业生产难题。发挥好104个党员远程教育学用基地示范带动作用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产业化模式,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,在品种、技术、销售等方面为提供全方位服务,将教育方式由“灌输”向“融入传播”转变,培育出烟草、茶叶、花生、香菇等种植大户和龙虾、螃蟹、小黄牛、黑猪等养殖能手,推动做大做强农村特色产业,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,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就业创业增收。
关键词: